当前位置:首页 > 创业 > 正文

跨越岁月的归途,73岁老人赴沈阳迎接烈士父亲遗骸回国

  • 创业
  • 2025-09-15 00:53:40
  • 1

在历史的长河中,总有一些瞬间,如同璀璨星辰,照亮着后人的前行之路,2023年的初春,当春风再次吹过沈阳这片土地时,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,以一种近乎虔诚的姿态,踏上了迎接英雄归来的旅程,这位老人名叫李明远,时年73岁,他的心愿简单而深沉——将远赴他乡、长眠异国的父亲李荣久的遗骸迎回故土,让他这位英雄的父亲得以安息于祖国的怀抱。

烽火岁月中的别离

跨越岁月的归途,73岁老人赴沈阳迎接烈士父亲遗骸回国

故事要从上个世纪中叶说起,那是一个国家危难、民族存亡的关口,无数青年毅然决然地踏上了保卫家国的征途,李荣久便是其中之一,1945年,年轻的李荣久响应国家号召,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,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,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,他英勇作战,屡建奇功,是战友们眼中的英雄,命运却在他最辉煌的时刻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——在一次执行任务时,他不幸牺牲,遗体被安葬在了异国他乡。

岁月流转,思念不灭

时光荏苒,转眼间几十年过去,李明远已从孩童成长为一名中年人,虽然父亲的名字在家中时常被提及,但那遥远的墓地、那未曾触摸过的故土,始终是他心中无法触及的痛,每当夜深人静,李明远总会凝视着墙上挂着的那张父亲的旧照,心中涌动着对父亲无尽的思念与敬仰,他无数次幻想过,如果能有朝一日,能亲自将父亲的遗骸带回这片养育他们的土地,那该是多么的荣耀与安慰。

心愿成真,跨越万水千山

2023年春,随着国家对烈士遗骸归国安葬政策的推进,李明远看到了希望,他毫不犹豫地决定,无论路途多么遥远与艰难,都要实现这个埋藏心底多年的愿望,他开始四处奔走,联系相关部门,收集资料,最终在多方努力下,成功申请到了将父亲遗骸迎回故土的机会。

沈阳之行:归途的起点与终点

4月的一个清晨,李明远带着满心的期待与不舍,踏上了前往沈阳的旅程,沈阳,这座承载着无数历史记忆的城市,此刻对他而言,不仅是地理上的坐标,更是心灵归宿的开始,在沈阳的烈士陵园内,李明远见到了负责此次迎回工作的相关人员,他们详细介绍了整个迎接与安葬的流程,并承诺会以最高的礼遇对待这位远归的英雄。

跨越时空的仪式:英雄的荣耀回归

4月15日清晨,天空微露晨曦,沈阳的天空似乎也格外晴朗,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,一场特殊的仪式即将开始,李明远与其他亲属一同站在陵园前,心中五味杂陈,随着一声令下,一队身着正装的礼兵缓缓走出,他们将李荣久的遗骸小心翼翼地从异国运来的棺椁中取出,并庄重地抬上专用的灵车,李明远紧跟其后,每一步都走得异常沉重而坚定。

沿途,市民们自发地聚集在道路两旁,他们手持鲜花与国旗,目送这位英雄的归来,孩子们手持风车,在微风中旋转出童年的梦想与希望;老人们则眼含泪光,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沧桑与坚韧,这一刻,时间仿佛凝固,人们用最朴素的方式表达着对英雄的敬仰与怀念。

安息之地:英雄终得归宿

经过数小时的车程,灵车缓缓驶入了一处静谧而庄严的墓园——这里将成为李荣久长眠的地方,在一片松柏环绕、绿草如茵的墓地中,李荣久的墓碑静静矗立,墓碑上刻着“烈士李荣久之墓”,简短而庄重的话语背后是沉甸甸的历史与荣耀,李明远亲手将一束鲜花放在父亲的墓前,泪水在眼眶中打转,“爸爸,我们回家了。”这句话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阻隔,直击心灵深处。

精神的传承:英雄不朽的永恒篇章

李荣久的安葬仪式虽然简单而庄重,但它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意义与精神传承,对于李明远而言,这不仅是对父亲的一次告别与纪念,更是一次对家族精神的重塑与传承,他深知,父亲虽然离去了,但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勇往直前、不忘初心,在未来的日子里,他会将这份精神化作动力,继续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
李明远赴沈阳迎接烈士父亲回国的故事,不仅是对一位英雄的致敬与缅怀,更是对无数为国捐躯烈士们的集体记忆与深切哀思,它提醒我们:和平年代不应忘记那些为了国家与民族付出生命的英雄们,他们的故事将永远被铭记,他们的精神将激励着每一代人不断前行,正如那句老话所说:“有的人死了,但他还活着。”在历史的长河中,英雄们的名字将永远闪耀着光芒。

有话要说...